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期刊发行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mail Alert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领导关怀
在线投稿/查稿
作者须知
投稿指南
版权协议
稿件模板
作者操作说明
专家审稿
专家审稿单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编务办公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机械工程学会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
现代制造工程
2017年第1期 (总第436期) 刊出日期:2017-01-20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试验研究
Select
气动式喷射阀泄压过程数值模拟与分析
李渭松, 单修洋, 魏新明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6.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1
摘要
(
137
)
PDF
(4810KB) (
101
)
以气动式点胶喷射阀喷射泄压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喷射过程背压腔泄压与撞针运动耦合系统的二维几何模型,采用湍流
k-ε
两方程数学模型、利用有限体积法和动网格技术对喷射过程进行计算,得到喷射过程中的背压腔泄压曲线与撞针运动曲线。在喷射过程中撞针受到了极大的背压力,降低了阀的喷射性能。一定范围内减小泄压气道长度或加大泄压气道直径有利于泄压,从而减少撞针运动响应时间并得到更快的撞针运动速度。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为气动式喷射阀喷射过程中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喷射阀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Select
磁力研磨加工的永磁极结构优化设计
陈春增, 张桂香, 赵玉刚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7-11.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2
摘要
(
126
)
PDF
(4562KB) (
74
)
通过分析总结磁力研磨加工机理及永磁极结构,得出磁极端面形状对空间磁场分布的影响是决定磁力研磨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利用ANSYS软件对磁极进行建模与仿真,并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中磁力线的分布和磁场强度的分布,其结果表明,去除磁极端面中心部分材料半径与端面半径之比为1∶3的材料且在磁极端面开矩形槽的深宽之比为1∶1时,加工区域产生的磁场强度值可达到0.85~1.2T,且能获得较高的磁场强度梯度。这种利用仿真软件指导磁极设计的方法,为磁极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案。
Select
应用人机工效的工具台布局优化研究
王超, 王崴, 瞿珏, 崔波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2-18.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3
摘要
(
138
)
PDF
(5777KB) (
101
)
由于混合装配系统(Mixed-Model Assembly Systems,MMAS)中种类繁多的装配零件/装配用工具没有合理的布局标准,且很少考虑工人的生理特性和认知习惯,提出基于人机工效的装配零件/装配用工具的布局优化方案。重点研究了单层布局、双层布局及各层装配零件/装配用工具的分离布局,以及对应装配零件/装配用工具的混合布局等影响因素。通过鼠标对装配零件/装配用工具进行点击抓取,移动至装配位置,记录过程操作时间。结果表明:双层布局中,较难观察的零件摆放在最佳视区时人的操作时间最短,装配效率最高;而单层布局中,处于最佳视区的装配零件/装配用工具对应混合布局的装配效率次之。最后,以某发动机的装配仿真实验验证了以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Select
发动机怠速起停系统性能联合仿真分析
蔡银贵, 贝绍轶, 汪伟, 朱燕燕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9-23.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4
摘要
(
149
)
PDF
(4343KB) (
107
)
针对汽车车速较低时低效率、高排放和怠速工况油耗较高等问题,对采用启停技术来达到城市汽车节油减排的作用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发动机怠速停机启动控制原理、电控单元和控制策略,建立发动机启动时动力学模型。其次在Simulink软件中建立了执行发动机怠速停机启动的控制策略模型,通过和Cruise软件联合仿真,在NEDC和Japan-mode两种循环工况下对采用启停技术前、后的汽车的油耗和排放做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整车HC、CO和NO
x
排放在采用启停技术后显著下降,油耗水平在采用启停技术后改善明显。证明所设计的联合仿真平台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对汽车怠速起停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elect
Petri网平台上的LNG钢瓶生产线控制系统建模与设计
刘杰杰, 赵不贿, 朱天禹, 景亮, 孙文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24-28.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5
摘要
(
169
)
PDF
(4407KB) (
116
)
针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程序设计框图难以描述并发事件、协调事件及竞争事件等控制问题,利用Petri网图形化的性质和对并发事件的建模能力,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钢瓶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建模。通过层次化建模和仿真分析,消除了系统设计中潜在的死锁、冲突和冲撞等问题。根据Petri网的变迁触发条件和托肯变化规则,列出逻辑表达式,将表达式中的“与”、“或”关系与PLC梯形图的“串”、“并”相对应,快速设计出清晰、可读性好及修改容易的PLC程序,通过实际运行,系统稳定可靠。
Select
具有混合晶圆流的单臂组合设备建模及调度
潘春荣, 王际鹏, 黎良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29-34.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6
摘要
(
164
)
PDF
(5139KB) (
86
)
为有效提高组合设备利用水平与工作效率,研究在单臂组合设备上实现不同种类晶圆混合加工的问题。建立独立于具体晶圆流的单臂组合设备Petri网模型,该模型能准确描述不同晶圆流模式下系统的运行过程。基于拉式调度策略和周期调度的思想,推导出单臂组合设备在混合晶圆流下能形成稳定周期性加工的条件。然后依据约束条件建立系统的线性规划模型,获得稳态的周期调度。运用虚拟晶圆方法实现所得调度,并给出调度的甘特图。最后,以晶圆制造的数据作为算例验证了模型和调度的有效性。
机器人技术
Select
平面二自由度七连杆机构分支自动识别研究
王君, 童明浩, 任军, 汪泉, 孙金风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35-41.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7
摘要
(
128
)
PDF
(5530KB) (
99
)
分支是机构综合和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基于关节旋转空间的概念提出了平面七连杆机构分支的分析和识别方法,讨论并分析了它们的关节旋转空间、分支曲线以及分支的特点及形成。利用此方法,将平面二自由度七连杆机构的分支分为两类,且这两种分支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自动识别。运用VC++计算机软件将此算法编制成程序,并绘制分支图形。通过对分支图形的分析,使七连杆机构的可动性分析的结果更直观,所有的七连杆机构的可动性信息都可以通过此软件自动获取,从而实现了对平面二自由度七连杆机构的可动性自动识别,为二自由度七连杆机构或并联操作器的设计提供更好的工具。
Select
客车轴箱单卷弹簧参数化建模及性能分析
朱海燕, 邬平波, 张翼, 乔元禹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42-50.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8
摘要
(
135
)
PDF
(8165KB) (
31
)
针对客车轴箱弹簧断裂的现象,应用三维造型软件对轴箱单卷弹簧进行参数化建模,利用ANSYS软件分析弹簧支撑圈与有效圈间隙对弹簧性能的影响。在Workbench系统中对弹簧进行强度、刚度及疲劳强度计算分析,得出这三项性能满足弹簧的设计要求;在模态分析中,得到轴箱弹簧的前十阶模态振型及前十阶的固有频率,通过分析模态振型及相应频率数据,有助于避免弹簧工作时与轴箱及构架发生共振。轴箱单卷弹簧参数化建模及其性能分析结果可为其他高速列车轴箱弹簧的性能分析提供参考。
Select
QP980钢在车身轻量化开发中的应用
宋思川, 陈龑, 姜峻岭, 黎志伟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51-54.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09
摘要
(
156
)
PDF
(3139KB) (
82
)
Q&P钢作为一种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种,具有高强度、高塑性的特点,在车身轻量化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单拉试验及光学显微镜观察,获取QP980钢的基本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结构,发现其在基本力学性能方面优于现有的高强钢。在某车型车身开发过程中,通过对载荷传递路径的分析,选取使用QP980材料的零件,通过零件的优化设计达到车身轻量化的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QP980钢使用前后整车100%正面碰撞性能,在性能不下降的情况下验证了QP980材料的零件在车身上使用的可行性,并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做了进一步的验证。
Select
基于换道后距离预测的横向安全预警模型
田娥, 李立新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55-57.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0
摘要
(
151
)
PDF
(1950KB) (
66
)
在主动避撞安全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假设自车在当前行车路况下进行安全换道,预测换道结束后自车与目标车道前、后车的距离,确定汽车横向安全预警系统发出换道危险警报的模型。通过仿真,证明运用该方法建立的横向安全预警模型是正确的。
Select
节流盘式液阻悬置动特性作用机理的计算与试验分析
黄华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58-61.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1
摘要
(
174
)
PDF
(3386KB) (
76
)
为了揭示节流盘式液阻悬置的动力学特性和减振机理,建立了其线性和非线性集总参数模型。在低、高频工况下,节流盘式液阻悬置的动态特性仿真曲线与试验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不同类型液阻悬置的对比试验分析,揭示了节流盘式液阻悬置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节流盘式液阻悬置改善了悬置的高频动态特性。
反求工程
Select
影像反求的3D图解研究
赵立杉, 池宁骏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62-6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2
摘要
(
138
)
PDF
(3022KB) (
139
)
提出一种从影像图片中反求获得原型的3D图解方法。基于SolidWorks软件建立透视空间,导入原型照片,通过设定影像轮廓的关键点获取透视的灭点;进而建立视线与影像的几何关系,反求出原型。3D图解法较2D图解法更加直观和高效,其演绎的“描边法”更将专业的图解法简化为一种普通的描边操作。
工业设计
Select
应用C-C曲面网格细分的产品造型定制设计
郭磊, 张春红, 胡钢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66-69.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3
摘要
(
154
)
PDF
(3144KB) (
50
)
将复杂产品的形态根据造型特征简化为简单的网格模型,基于C-C曲面网格细分原理,提出了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首先制作出产品的简单网格模型,由用户对网格顶点进行多次编辑修改后再进行网格细分,从而获得产品定制造型方案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网格细分,执行速度快,运算量小,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使用户深度体验定制设计过程,设计师只需要制作出产品的初始形态的简单网格,由用户便捷地修改顶点位置,无需进行大量的曲面编辑操作,便可迅速获得多种产品造型方案,从而提高产品造型设计效率。
数控加工技术
Select
立式加工中心立柱动静态特性分析与拓扑优化
蒲凡, 胡光忠, 邹亮, 徐新建, 陈超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70-7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4
摘要
(
151
)
PDF
(4259KB) (
126
)
立柱是立式加工中心的重要支承件,其性能对机床的加工质量、可靠性以及稳定性等指标具有显著的影响。以SolidWorks软件建立某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的实体模型,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在典型工况下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分析结果与模态分析结果相吻合,1、2阶固有频率较低,容易出现共振,有必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运用折衷规划法和平均频率法建立立柱动静态特性的联合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其结构进行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从而为提高加工中心动静态性能和减重提供技术途径。
CAD/CAE/CAPP/CAM
Select
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知识树导航重用研究
冯全华, 张东民, 盛育东, 张宏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76-81.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5
摘要
(
146
)
PDF
(5829KB) (
147
)
复杂机械产品的开发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知识重用策略在开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容易忽略的过程知识进行研究,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自身结构,构建产品过程知识本体,将大粒度的本体知识细化成含有知识节点和知识点的知识树。对知识树映射的过程知识进行建模,并通过知识树导航和关键词检索重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知识,满足了不同技术层次开发者的需求。以摊铺机为例,开发了基于知识树导航的摊铺机全生命周期过程知识重用系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Select
转炉连接装置的整体有限元分析
郭志强, 王亚辉, 任学平, 冯云鹏, 韩雷刚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82-87.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6
摘要
(
137
)
PDF
(4757KB) (
116
)
转炉的连接装置是转炉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为找出连接装置的应力变化规律和危险点,以120t转炉的连接装置为研究对象,用UG软件对转炉整体建模并算出不同倾角下倾动力矩,确定出三种极限工况,并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转炉整体分析,找出连接装置处应力变化规律,对连接装置主要零件强度分析,对比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有限元结果趋于一致,连接装置处存在应力传递不均匀现象。对连接装置的应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找出改进方法,为转炉连接装置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Select
航空产品谱系化构型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宋利康, 朱永国, 刘兵, 骆花花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88-93.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7
摘要
(
217
)
PDF
(5624KB) (
67
)
为满足航空产品谱系化设计制造庞大数据管理和基于最新产品技术状态的协同设计制造要求,提出了复杂结构产品设计构型、工艺构型和制造构型的构建方法。用设计、工艺和制造构型配置矩阵分别表示同一谱系、不同状态飞机产品的设计、工艺和制造方案。给出3种构型的有效性控制原则。通过对设计模块方案和设计实例有效性的管理,实现设计构型有效性控制。通过对底层工艺方案与装配子系统的装配关系、工艺实例和装配零/组件的有效性管理,实现工艺构型有效性控制。通过对参装件和指令文档的有效性管理,实现制造构型有效性控制。依据构型配置方法和有效性控制原则,结合产品的结构模型,建立型号谱系化飞机产品的设计、工艺和制造构型。某型号谱系教练机应用案例表明,利用产品多阶段多状态谱系化构型,较好满足了复杂结构产品多状态谱系化各研制阶段庞大数据管理和应用需求。
制造技术/工艺装备
Select
45淬硬钢干式切削刀-屑接触区域温度场分布研究
何志锋, 唐德文, 谢宇鹏, 李朋雪, 周雄锋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94-99.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8
摘要
(
122
)
PDF
(4554KB) (
90
)
针对45淬硬钢干切削过程,考虑刀-屑接触区域热流密度不均匀性和热分配率不均匀性等因素,基于热源法建立前刀面刀-屑接触区域三维温度场解析模型,并利用验证试验和解析模型,研究前刀面刀-屑接触区域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吻合,两者误差低于3.26%;且前刀面刀-屑接触区域温度场分布呈均匀梯度分布;最高温度位置出现在刀-屑接触界面粘结摩擦区域结束处附近,最高温度位置受切削速度影响较小;最低温度位置出现在刀-屑接触界面边缘处。该模型具有较高准确度,对研制新型刀具、降低刀具磨损、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Select
导光板模具精密撞点机刀架装置的研制
付贵, 李克天, 李啟定, 李海民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00-104.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19
摘要
(
177
)
PDF
(4339KB) (
68
)
刀架装置是导光板模具精密撞点机的关键部件,设计了一款利用压电陶瓷提供动力、柔性铰链作为支撑的刀架装置。用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柔性铰链进行了分析优化。对加工后刀架装置进行了测试,最大运动行程为40μm,在0~35μm的行程范围内运动频响超过80Hz。撞点实验中加工出直径为
Ø
40μm的点阵,加工精度为±0.2μm。
Select
本构模型参数对切削过程仿真影响的研究
周春雷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05-109.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0
摘要
(
139
)
PDF
(5066KB) (
71
)
为了提高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材料本构模型参数进行确定和修正的精度,需要明确模型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切削过程仿真结果,采用AdvantEdge FEM建立了45号钢的正交切削仿真模型,基于材料自定义方法并结合单因素仿真试验研究了Johnson-Cook(J-C)本构方程中五个系数(
A、B、n、C、m)
对切削力、切屑形态以及残余应力分布状态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切削力随
C
的增加先是变化不大而后急剧增大,随其他参数的递增基本呈线性增大的趋势;切屑形态随
A、C
的增加变薄,随
n、m的增加变厚,随B的增加变化不大;残余拉应力极值、残余压应力极值及其深度分别对C和m、A和n、C
的变化较为敏感。
Select
基于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AISI 4340微细铣槽研究
孟杰, 雷贞贞, 刘敏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10-113.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1
摘要
(
158
)
PDF
(3029KB) (
82
)
针对AISI 4340合金钢在微尺度加工时的力学特点,基于Johnson-Cook模型,结合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建立适用于微细铣削加工的AISI 4340本构模型,并根据刀具材料的物理性能建立微铣刀的仿真模型,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自适应网格技术进行微细铣槽的有限元仿真,得到了不同转速、不同进给量下微细铣削过程中铣削力的大小,并与相应的物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为微细铣削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Select
累积和控制图在摩托车车灯闪光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成琴, 张健, 刘浏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14-116.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2
摘要
(
135
)
PDF
(2217KB) (
91
)
摩托车闪光器的闪烁频率检测往往使用基于3σ原理的休哈特(Shewhart)控制图,但是经典的休哈特控制图对频率发生的小漂移不够敏感。当小漂移发生时,会导致闪光器的闪烁频率调整不及时,采用累积和控制图(CUSUM控制图)来监控闪光器的闪烁频率,能及时监控闪光器的闪烁频率发生的中小漂移,提高了控制图的效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仪器仪表/检测/监控
Select
一种撞击力可控的新型缓冲装置性能研究
卫飞行, 钟晓勤, 瞿志豪, 苗学源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17-120.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3
摘要
(
148
)
PDF
(2871KB) (
122
)
讨论了一种撞击力可控的新型缓冲装置,将缓冲弹簧连接于气流腔内的活塞上,当碰撞发生时,使缓冲装置中弹簧在压缩吸能的同时可做有限移动,延伸了碰撞瞬间冲量的时间因素,降低了撞击力,从而提高装置缓冲吸能能力。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控缓冲装置气流腔尾端泄流孔面积,就可以实施对缓冲装置承受的撞击力的控制,其工程意义在于应用本缓冲工作原理,可以实现对碰撞系统撞击力可控的预设目标。
Select
磷化液温度WinCC监控系统设计
王京, 席仲雨, 闫书山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21-12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4
摘要
(
153
)
PDF
(4259KB) (
68
)
磷化是汽车涂装的重要工艺,磷化液温度对形成良好的汽车漆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磷化液温度WinCC监控系统由WinCC监控画面、水槽装置和PLC控制器三部分组成,实现了磷化液温度的PT100测量、PID恒定控制和加热棒的工作占空比调节。该系统优化了硬件、软件的设计,进行了实验研究,不仅解决了远程实时控制的技术难点,还能脱离硬件设备进行仿真教学,具有实际应用与教学价值。
设备设计/诊断维修/再创造
Select
基于非线性的塔式起重机结构性能研究
严飞, 于兰峰, 赵登山, 唐辉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26-129.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5
摘要
(
151
)
PDF
(2999KB) (
140
)
以某塔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塔机静强度及静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求解技术,考虑材料非线性以及几何非线性因素,同时塔身标准节间分别按半刚性和全刚性连接方式建立塔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塔身连接方式对塔机强度和静刚度影响不大,最大偏差均在5%以内,随塔身高度增加,几何非线性因素对塔机的水平静位移影响逐渐增大,塔机处于最大独立高度时,线性解与非线性解计算偏差接近20%。由此得出:在计算塔机静刚度时,应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
Select
高层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结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林旺阳, 吴上生, 戴水文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30-13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6
摘要
(
187
)
PDF
(5093KB) (
80
)
介绍了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的优缺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层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结构方案,介绍了载车板、搬运台车、汽车回转盘和升降台的结构形式,阐述了高层平面移动式立体车库的存取车原理。考虑了在有风载荷作用、有地震力作用和有风载荷地震力共同作用3种工况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钢结构分别进行静力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得到变形量和应力值。对比钢结构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验证了方案钢结构的总体稳定性。
Select
语义描述下的汽车故障信息挖掘研究
李慧, 涂海宁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36-140.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7
摘要
(
149
)
PDF
(3986KB) (
88
)
对故障信息进行挖掘利用,有利于提高故障诊断质量,提升故障诊断效率。故障信息多以粗糙式文本描述形式呈现,为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充分有效利用故障信息,针对皮卡汽车经销商管理系统数据,利用基于语义描述的产生式表示法对故障信息进行知识表示,在此基础上建立故障信息挖掘机,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采用基于可信度的不确定推理方法对规则结论进行可信度验证。
Select
汽车散热器散热管漏水故障分析
龚亚奇, 杨啟梁, 胡溧, 张帅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41-144.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8
摘要
(
160
)
PDF
(3376KB) (
70
)
针对某型散热器散热管漏水故障,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散热器的动态应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CATIA建立散热器三维模型,在HyperMesh中建立散热器有限元模型,用模态试验对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用RADIOSS求解散热器散热管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理论计算的散热器散热管所受最大应力的位置与故障散热器的实际漏水点相吻合,故障散热器散热管漏水是散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振动产生的应力疲劳裂纹所致。通过对散热器原有结构的改进,使散热器散热管的最大应力下降了42%,提高了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综述
Select
再制造产品裂纹扩展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夏世琦, 董丽虹, 张彦华, 陶博浩, 郭伟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45-150.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29
摘要
(
158
)
PDF
(5426KB) (
108
)
基体裂纹、涂敷层内部裂纹和涂敷层-基体界面裂纹是再制造产品中最常见的三种裂纹缺陷,这三种裂纹的存在对再制造产品寿命有重要影响。迄今,在服役条件下对上述三类裂纹的扩展行为及耦合作用的研究尚属空白。数值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综述了现阶段对基体裂纹、涂覆层内部裂纹,以及界面裂纹进行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再制造产品中三种裂纹相互影响机理及扩展行为的研究难点,并展望了该项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专题论述
Select
整体叶轮系零件制造精度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吴雁, 吕博鑫, 吕仕强, 郑刚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51-156.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30
摘要
(
226
)
PDF
(5253KB) (
112
)
针对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其在制造过程中的难度所在,简述了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制造技术的发展。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整体叶轮系零件精密制造技术的生产实际,综述了刀轴控制、变形控制、刀具技术及冷却润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对提高复杂曲面整体叶轮系零件制造精度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专题研究
Select
超声复合特种加工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王哲, 张华, 钱双庆, 曹红蓓
现代制造工程. 2017, (
1
): 157-16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17.01.031
摘要
(
159
)
PDF
(5270KB) (
98
)
简要介绍以超声振动为辅助,电解、电火花以及激光加工为主的复合加工技术,分析其加工机理、优势及应用,并展望未来超声复合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版权所有 © 《现代制造工程》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块玉南街28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67126028 电子信箱:2645173083@qq.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