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期刊发行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mail Alert
期刊简介
期刊荣誉
领导关怀
在线投稿/查稿
作者须知
投稿指南
版权协议
稿件模板
作者操作说明
专家审稿
专家审稿单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编务办公
当期目录
文章检索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机械工程学会
·
中国知网
·
万方数据
现代制造工程
2020年第4期 (总第475期) 刊出日期:2021-06-08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试验研究
Select
基于机器视觉的芯片编号识别算法
于凯旋,邓圭玲,段吉安,吴国栋,曹小兵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1
摘要
(
52
)
PDF
(8099KB) (
15
)
针对芯片检测过程中芯片编号形状小、人眼无法识别的现状,开发了一套芯片编号识别系统。系统以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配备高分辨率Basler相机、高倍率镜头以及高性能点光源,能实现高分辨率图像采集;利用Hough直线检测对图像进行水平旋转,利用图像轮廓查找算法对兴趣区域进行提取分割,利用帧差法对兴趣区域与标准库进行比较,找到最匹配的图像,其标签为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运用系统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代替人眼通过高倍放大镜识别,改进了芯片检测工艺,大大提高了芯片检测的效率。
Select
基于最小方差自校正的整平机姿态控制
曹竞豪,黄欢,张帅,周颖文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6-1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2
摘要
(
62
)
PDF
(8860KB) (
10
)
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整平机整平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最小方差自校正的整平机姿态控制算法。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采用递推增广最小二乘法,可对系统参数实时在线辨识,求解单步丢番图方程,并将其作为设计控制参数的依据,将最小方差控制作为控制率。使用阶跃响应法建立了整平机横滚角控制机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在Matlab仿真环境下检验了控制算法的性能。以STM32F407为处理器,利用整平机实验平台实现了最小方差控制算法。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可以大幅提高整平机的整平精度,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较PID控制有了很大提升。该技术在平地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Select
激光诱导空化微孔冲裁试验研究
黄兴,郭钟宁,陈铁牛,王亮亮,谢明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3-17.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3
摘要
(
70
)
PDF
(8583KB) (
14
)
针对微尺度下金属箔模具冲孔存在模具挤压磨损、对中困难,激光打孔存在烧蚀、吸收层无法补偿等问题,提出通过激光诱导空泡对金属箔进行加载来实现冲裁小孔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激光焦点位置(H=0~4 mm)、激光能量(E=10.3~50.8 mJ)和铜箔厚度(T=20~70μm)对铜箔冲孔的影响,发现激光焦点位置影响明显,当铜箔变形平均深度达到147.0μm后,铜箔发生剪切断裂,可实现冲裁,并且制备的小孔边缘正表面无烧蚀、毛边、裂纹和卷边等缺陷。同时,利用高速摄影仪对激光诱导空化微孔冲裁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诱导空化微孔冲裁过程是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空泡溃灭冲击波和微射流共同加载的过程。
Select
考虑设备维修与维护的装配作业车间动态生产仿真研究
杨小佳,刘建军,陈庆新,毛宁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8-2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4
摘要
(
39
)
PDF
(4008KB) (
64
)
装配作业车间生产调度的关键是动态协同产品各零件的生产进度以满足产品的齐套需求。设备的随机故障将会扰乱已有的生产计划,给各零件之间的进度协同带来更高的挑战。预防性维护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度以减少故障的发生,但过度的维护又会减少生产加工的时间。从调度规则构成属性的角度分析设备故障将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一种考虑设备故障的改进型调度规则。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企业常见的3种预防性维护策略对车间性能的影响和7种代表性调度规则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预防性维护策略对车间有明显的影响;且考虑了设备故障的调度规则有一定的改进效果。
Select
Vit1块体金属玻璃微铣削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王志勇,王攀,符加彬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23-26.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5
摘要
(
40
)
PDF
(7039KB) (
12
)
为研究金属玻璃的微铣削表面粗糙度,采用直径为0.5 mm的双刃硬质合金微铣刀,在Vit1块体金属玻璃表面加工微尺度沟槽结构;以试件表面粗糙度Ra值为衡量指标,利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铣削深度对微铣削表面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主轴转速对表面质量影响最为显著,而进给速度影响较小。对影响表面质量及形貌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其结果对研究Vit1块体金属玻璃的微铣削加工机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先进制造系统管理运作
Select
求解分布式混合流水线调度问题的改进双层嵌套式遗传算法
刘闯,于忠清,Yu Jianqi,郭璐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27-3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6
摘要
(
72
)
PDF
(15076KB) (
18
)
针对分布式混合流水线生产的生产调度问题,模拟实际排产中的排产到线和排产到时的排产策略,提出了基于改进双层嵌套式遗传算法的两层优化模型。外层依据流水线分配平衡和准时交货等基本原则总体上解决生产订单在流水线之间的分配问题,内层以最小生产时间为主要目的求解流水线的生产订单生产次序问题。考虑到双层嵌套式遗传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基于模糊逻辑理论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来动态调整遗传算子,并采用主动检测停止方法,提高算法效率。使用某空调工厂的实际生产数据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及排产策略的有效性,为高级计划与排程(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APS)中大规模复杂供应链调度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数字化/网络化制造
Select
云制造平台资源需求的高效匹配策略研究
贾海利,张健,祁宇明,邓三鹏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36-43.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7
摘要
(
72
)
PDF
(8533KB) (
13
)
为快速、精确地从云制造平台资源池中搜索到满足用户需求的资源,实现资源与需求的高效匹配,提出了一种资源需求高效匹配策略。首先,建立了资源与需求的形式化描述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按基本信息进行聚类,对云服务池中的资源进行预处理,形成多个资源簇;其次,计算用户需求与各资源簇聚类中心基本信息的相似度,确立备选资源簇;最后,再分别从资源的状态信息、功能信息和服务信息3个方面对备选资源簇中的备选资源进行筛选匹配。实例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匹配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持较高匹配精度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匹配效率。
机器人技术
Select
一种高精度机器人手眼标定方法
任杰轩,张旭,刘少丽,王治,吴天一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44-51.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8
摘要
(
114
)
PDF
(12285KB) (
49
)
手眼系统的标定是机器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标定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机器人的作业精度。对于机器人眼在手系统,介绍了标定的原理并给出标定方程的求解方法。指出摄像机外参是构建标定方程的重要数据,为确保摄像机外参的准确性,提出利用图像校正的原理对摄像机外参进行验证。通过对基于标定方程的精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标定过程中的机器人运动轨迹进行规划。最后通过实验,对比了摄像机外参筛选前后的标定结果,证明经过摄像机外参筛选后,对标定精度和稳定性有一定提高,展示了实验过程中各步骤的完整数据,并验证了最终的标定精度。
车辆工程制造技术
Select
前置后驱车辆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建模仿真与优化
唐振天,刘夫云,耿立冬,余汉红,胡汝凯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52-56.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09
摘要
(
63
)
PDF
(7908KB) (
15
)
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简称扭振)表现对于车辆舒适性有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某前置后驱车辆传动系统的扭振控制,结合机械动力学知识通过LMS AMEsim软件建立车辆传动系统模型,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扭振频率与模态分析,确认发动机与传动系统在35.233 4 Hz下有共振发生,通过优化离合器参数可使扭振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也提出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对传动系统多参数进行优化,更好地提高传动系统的扭振表现。
Select
承载式碳纤维缠绕内衬钢管车架轻量化设计
周琪,马其华,周天俊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57-63.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0
摘要
(
55
)
PDF
(13479KB) (
8
)
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替换原金属材料是汽车轻量化设计的新途径。对于连接要求高、空间结构复杂的车架结构采用碳纤维缠绕内衬钢管的形式来实现材料的部分替代是一种新的思路。以承载式CFRP层缠绕内衬钢管车架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车架安全性的前提下,基于HyperWorks软件的复合材料优化模块,通过自由尺寸优化、厚度参数优化和铺层顺序优化3个步骤对CFRP层进行质量寻优;考虑承载式CFRP层缠绕内衬钢管车架的制造工艺性,对CFRP层的优化结果进行调整以满足制造要求。优化后,承载式车架质量较原钢制车架质量减少了23%,且在满载弯曲、急刹车、急转弯和侧翻等极端工况下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Select
气体介质馈能主动悬架滑模控制研究
付延轩,柳江,刘之涵,李鑫军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64-69.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1
摘要
(
63
)
PDF
(7886KB) (
10
)
以高压气体为俘能和传力介质,针对卡车设计一种新的馈能主动双作用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传动机构选用螺母安装方式为偏心式的滚珠丝杠机构,气缸作为作动器。首先,以伯努利方程为基础,得到气缸等效弹簧刚度和阻尼力表征的统一方程,建立悬架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其次,采用滑模控制算法,进行了主动悬架滑模控制器的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进行建模仿真,将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和轮胎动位移3个指标作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路面输入下,气体介质馈能主动悬架对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提高乘坐舒适性有较好的效果。
Select
考虑燃料电池耐久性的FCHV复合能量管理策略
赵勇,谢金法,时佳威,李豪迪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70-76.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2
摘要
(
52
)
PDF
(12634KB) (
20
)
针对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Fuel Ce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FCHV)在频繁变载、启停、连续低载和怠速工况下燃料电池寿命衰减的现状,提出基于模糊控制与开关控制的滑动平均滤波复合能量管理策略,该复合能量管理策略以整车需求功率与燃料电池高效区下限之差和蓄电池SOC为模糊输入量,在有效避免燃料电池启停、连续低载和怠速工况的同时,通过开关控制可避免蓄电池过充产生的安全问题,通过滑动平均滤波控制可以改善燃料电池在频繁变载工况下耐久性差的问题。采用AVL Cruise软件和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能量管理策略在保证蓄电池安全性的情况下,减少了引起燃料电池寿命衰减的工况,提升了燃料电池的耐久性。
Select
小型电动汽车车架的设计与轻量化改进
吴钟鸣,徐礼辉,郭语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77-8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3
摘要
(
40
)
PDF
(7490KB) (
13
)
车架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承载结构,其强度和刚度在汽车总体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车架的轻量化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以小型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设计一款车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弯曲和扭转2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并对车架进行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轻量化为目标对车架进行优化,运用截面尺寸优化方法,通过改变梁的横截面面积和改变车架体积,最终实现车架的轻量化。结果表明,车架质量较初步设计减少了10.6%,强度和刚度均符合要求,车架的轻量化目标基本完成。
创新设计方法
Select
基于可创新度的产品属性重要度计算方法
孔造杰,赵啸天,孙可远,李斌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83-89.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4
摘要
(
47
)
PDF
(7177KB) (
14
)
现阶段的产品属性重要度计算方法忽视了其自身的可创新度,导致了对不具有创新度的产品属性投入大量资源但收获效果甚微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考虑可创新度的产品属性重要度计算方法。首先分别采用比例标度法、专家群决策的方式对产品属性的技术创新度、市场竞争力和环保度进行计算;其次运用三维矢量余弦法对这3个指标进行集成,得到产品属性可创新度;最后基于产品属性初始重要度、可创新度计算了最终的产品属性重要度。以吸尘器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制造技术/工艺装备
Select
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小孔的仿真加工
刘泽祥,张斌,卢意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90-9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5
摘要
(
42
)
PDF
(8339KB) (
9
)
为研究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小孔的成型过程,进行了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小孔试验,得到了不同加工时间孔的截面,并根据试验参数,进行了基于ANSYS的二维仿真加工和三维仿真加工。对小孔的入口直径、底面直径和加工深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三维仿真加工中采用了管电极,并考虑了电解加工中阴极超声高频振动对电解液电导率的影响,故其仿真结果更加接近试验值,间接证明了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小孔三维仿真加工的可靠性,展示了不同时刻的三维加工型腔,为旋转超声电解复合加工的成型过程和成型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Select
铝硅基精铸材料薄壁壳体成型多尺度分析
马勇杰,张建成,刘欢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96-10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6
摘要
(
45
)
PDF
(11571KB) (
12
)
针对铝合金薄壁壳体铸造成型高质量要求,通过向ZL101A铝合金中增添Al-10Sr变质剂以及微量Ni元素,制备铝硅基精铸材料坯件,借助加热设备与SCC-44500电子万能试验机对铝硅基精铸材料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得到不同应变率与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发现铝硅基精铸材料在各应变率及温度下的屈服强度相对ZL101A铝合金均提高。以铝硅基精铸材料进行液压泵薄壁壳体铸造工艺设计分析,基于ProCAST铸造模拟软件,采用低压铸造工艺方案对铝合金薄壁壳体低压铸造过程进行多尺度模拟,分析预测得到了温度场和流动场对铸件充型和凝固过程中缩孔缩松形成的影响,并对壳体铸件的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观察得到内部二次枝晶臂间距和共晶层片间距分布状态,综合分析宏微观结果可知,适合的铸造工艺可以制备出完整高性能的铝硅基合金薄壁壳体铸件。
Select
小冠头双线螺栓用衬套过盈配合研究
聂鹏,陶金,陈天缘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03-107.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7
摘要
(
48
)
PDF
(8982KB) (
9
)
小冠头双线螺栓用衬套在过盈配合过程中,套身容易出现裂纹或卷边。针对此问题,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小冠头双线螺栓用衬套、薄壁件分别定义为0Cr18Ni9、Q235钢的材料属性,通过改变小冠头双线螺栓用衬套与薄壁件孔配合的过盈量和小冠头双线螺栓用衬套套身长度,对配合过程中的应力(装配应力)、接触压力以及所需压装力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用压力可控的压铆设备针对有限元模拟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压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应力随着过盈量的增加而增大,衬套套身长度对装配应力影响不大;接触压力、所需压装力随着过盈量的增加和衬套套身长度的增长呈递增趋势;当过盈量达到0.1 mm时,小冠头双线螺栓用衬套容易出现压扁现象,衬套套身长度越长越容易发生卷边。
Select
J-C本构模型参数对ZL109硅铝合金切削仿真的影响规律
刘昊,赵军,宋世平,于浩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08-11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8
摘要
(
49
)
PDF
(7492KB) (
10
)
在进行有限元仿真过程中,材料的J-C本构模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力学实验得出的J-C本构模型,往往需要修正才能更好地描述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在对ZL109硅铝合金进行的有限元仿真的基础上,研究J-C本构模型参数的变化对于仿真结果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本构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仿真中所用ZL109硅铝合金采用随温度变化的物理力学性能参数,刀具选用目前应用广泛的PCD刀具。通过仿真数据发现:切削力、切削温度主要受J-C本构模型参数中温度软化系数m和应变强化系数B的影响;切屑形态和工件表面残余应力主要受J-C本构模型参数中屈服强度A、应变强化系数B和n的影响。
Select
21NiCrMo5H齿轮钢超声磨削力建模研究
蔡卫星,周伟华,张峰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13-118.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19
摘要
(
61
)
PDF
(10146KB) (
11
)
磨削力的建模研究是认识超声磨削机理的重要基础。在超声磨削单颗磨粒运动特性分析基础上,基于工件上被切削掉的磨屑体积应等于砂轮磨削去除的体积的原则,推导出超声磨削平均未变形磨屑厚度公式,得到切屑变形力模型;考虑超声振动对摩擦因数的影响,建立磨粒与工件摩擦力模型。综合切屑变形力模型、摩擦力模型,推导出超声辅助磨削下的磨削力模型,进行21NiCrMo5H齿轮钢材料渗碳淬火后超声磨削试验研究,确定磨削力模型中相关材料系数,得到超声磨削力模型。与现有文献的计算模型相比较,给出的超声磨削力模型与磨削试验测量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并对超声磨削机理提出了新的认识,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基础。
设备设计/诊断维修/再制造
Select
2K-H型人字齿周转轮系的免组装设计与成型
李湘勤,何伟锋,许锦昌,门戈阳,吴伟辉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19-12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20
摘要
(
93
)
PDF
(6349KB) (
11
)
为了解决人字齿周转轮系加工、装配的难题,提出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免组装人字齿周转轮系的新工艺。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变位系数、齿侧间隙与齿轮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建立的关系式,对行星轮进行负变位,设计具有微量齿侧间隙的2K-H型人字齿周转轮系。利用熔融沉积成型实验平台使设计的人字齿周转轮系成型,成型后的人字齿周转轮系齿轮啮合传动正常,设计、制作相应辅件,将其装配成减速步进电机。结果表明,通过合适的间隙设计,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人字齿周转轮系的免组装制造,为小尺寸、一体式人字齿周转轮系个性化定制提供了一种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全新解决方案。
Select
谐波齿轮传动柔性轴承疲劳寿命试验装置设计
辛洪兵,曹志强,张文彪,张帆,刘龙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23-125.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21
摘要
(
51
)
PDF
(7125KB) (
12
)
根据谐波齿轮传动柔性轴承疲劳寿命测试需求,设计了能够模拟实际工作状态的柔性轴承疲劳寿命试验装置,避免了传统采用谐波齿轮传动整机进行试验的方法中,柔轮和刚轮等高成本零件的消耗问题,阐述了模拟试验装置的设计原理和机械系统设计,在模拟试验装置上对3E812KAT2型柔性轴承进行了疲劳试验,验证了试验装置设计原理的可行性。
Select
EW组合近似模型在概念铝车架断面轻量化设计中的应用
王哲阳,王震虎,张松波,李皓,李落星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26-134.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22
摘要
(
47
)
PDF
(13622KB) (
7
)
首先提出一种组合近似模型的建立方法——EW法,并将其用于铝合金车架弯、扭刚度和弯、扭模态性能的预测中,对比其与另外3种单一近似模型Kriging、RBF、RSM以及两种组合近似模型EI、EG的预测性优劣,结果表明,采用EW法建立的近似模型在组合近似模型中有最高的预测精度与预测稳定性,且与单一近似模型RBF在具有相近预测稳定性的情况下比较,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弯曲模态及扭转模态预测精度R2的均值分别高出1.33%、0.50%、1.76%和4.97%,RMAE的均值分别减小56.3%、58.0%、41.0%和25.6%。基于上述分析,选择预测能力最强的EW法建立组合近似模型,采用退火算法对概念铝车架断面尺寸进行轻量化设计,结果表明,在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分别提升1.79%、2.67%,弯曲模态和扭转模态分别提升3.47%、1.04%的情况下,质量降低4.98 kg,轻量化效果明显。
Select
基于灰色理论的改进FMEA方法在装配工艺改善中的应用
许林,谢庆红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35-141.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23
摘要
(
56
)
PDF
(7956KB) (
13
)
应用模糊理论和灰色理论对传统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方法进行改进,以B公司汽车雷达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对产品装配工艺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工艺改进。利用模糊理论对专家评价语言进行处理,得到各个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序数,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失效模式的影响因子S、O和D进行计算,确定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级,针对不同类型的失效模式采用不同改善措施,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返修率的目的。
Select
一种改进CNN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邓佳林,邹益胜,张笑璐,蒋雨良,张利斌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42-147.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24
摘要
(
76
)
PDF
(11347KB) (
17
)
针对轴承智能故障诊断过程中的特征自适应提取和在变工况下诊断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通道权重调整的"端对端"一维卷积神经网络(Squeeze-Excita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ECNN)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首先采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自适应地从原始振动信号中提取特征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增加特征通道权重模块来获取通道全局信息,学习特征通道之间的依赖关系;再据此对特征通道权重进行调整,增强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在变工况下的特征自适应提取能力。通过轴承实验台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SECNN在多个变载荷工况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均值达到97%,相比于传统方法提高了20%左右。同时利用t-SNE技术可视化特征提取过程,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取的诊断模型的有效性。
Select
智能化重力式立体仓库设计
丁筑增,李新良,徐志鹏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48-152.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25
摘要
(
45
)
PDF
(8076KB) (
9
)
重力式立体仓库具有存储密度高、结构简单可靠等优点。以优化库存管理、优化调度过程和减少库存堆积为目的,设计了一种智能化重力式立体仓库,结合传统重力式货架与伺服驱动的上料机和提料机,实现了物料的自动存储与调取;提出了一种基于货区划分的调度方法,实现了货区内货物先入先出,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开发了智能化重力式立体仓库的电控系统与控制调度软件。在某汽车热力膨胀阀厂家进行了试运行,结果表明该智能化重力式立体仓库能较好实现少品种、大批量产品的自动存储。
仪器仪表/检测/监控
Select
运载火箭管道微泄漏声发射检测仪
王少锋,陈智豪,董丽丽,刘文婧
现代制造工程. 2020, (
4
): 153-158. DOI: 10.16731/j.cnki.1671-3133.2020.04.026
摘要
(
56
)
PDF
(7359KB) (
9
)
目前,传统的运载火箭总对接管路系统气密性检测方法为皂泡法,该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存在耗时长、容易发生误判和漏判问题。为解决传统皂泡法的缺陷问题,进行了便携式气密性检测声发射检测仪的研究。首先进行检测设备各个部件的设计与选型,然后对火箭管道进行了检漏试验,进一步分析了泄漏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征,最后确定了通过拟合频率段包络面积来判别泄漏等级的算法。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开发和测试验证的手持式声发射检测仪新设备,能够对火箭管道的泄漏等级进行更加高效、精准的评估。
版权所有 © 《现代制造工程》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块玉南街28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67126028 电子信箱:2645173083@qq.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