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业农,张丽萍,周开俊.基于球杆仪的VMCL600型立式加工中心精度检测与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2,40(8):150-153. [2] 余伟.数控加工中圆度误差的机电调整实例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6,34(12):241-242. [3] 黄海凤.数控机床滚珠丝杠副性能退化机理与评估技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4] 姜洪奎,宁现春,李彦凤.滚珠丝杠副磨损失效机理研究进展[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30(2):163-169. [5] 冯虎田.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测量方法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 张大卫,商鹏,田延岭.五轴数控机床转动轴误差元素的球杆仪检测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8,19(22):2735-2741. [7] 周鸿斌,张建民,付红伟,等.基于球杆仪的PRS-XY型混联数控机床关键结构参数误差快速检测技术[J].机床与液压,2007,35(10):133-136. [8]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9] 傅立.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10] 袁嘉祖.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11] 张虎,周云飞,唐小琦,等.数控机床空间误差球杆仪识别与补偿[J].机械工程学报,2002,38(10):108-113. [12] 胡西平,张虎,陈吉红,等.基于球杆数的数控机床误差识别与补偿[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12):10-13. [13] 李业农,施祖康.疲劳寿命的灰色建模研究[J].机械强度,2002(2):286-288. [14] 赵振东.车辆高里程NVH性能主观评价的灰色理论预测[J].机械设计,2015(6):4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