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LATTA A Y,LI P G,FAN L Z,et al.An Overview of Robot Calibration[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04,3(5):377-385. [2] 任永杰,邾继贵,杨学友,等.利用激光跟踪仪对机器人进行标定的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7(9):195-200. [3] 周学才,张启先,郑时雄.一种新的机器人机构距离误差模型及补偿算法[J].机器人,1991(1):44-49. [4] 任永杰,邾继贵,杨学友,等.基于距离精度的测量机器人标定模型及算法[J].计量学报,2008(3):198-202. [5] 张铁,戴孝亮.基于距离误差的机器人运动学标定[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98-103. [6] 杜亮,张铁,戴孝亮.激光跟踪仪测量距离误差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补偿[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8):2351-2357. [7] 李定坤.基于距离误差模型的机器人绝对精度标定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8] 陈钢,贾庆轩,李彤,等.基于误差模型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与实验[J].机器人,2012(6):680-688. [9] 高文斌,王洪光,姜勇,等.基于距离误差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J].机器人,2013(5):600-606. [10] 董慧颖,李文广.一种基于平面精度的机器人标定方法及仿真[J].中国机械工程,2011(17):2039-2042. [11] 蔡自兴,谢斌.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2] 焦国太.机器人位姿误差的分析与综合[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2. [13] 张虎.面向标定的工业机器人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14] 张铁,戴孝亮,杜亮.基于距离测量的机器人误差标定及参数选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5):585-590. [15] 张越.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及冗余参数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6] GROTJAHN M,DAEMI M,HEIMANN B.Friction and rigid body identification of robot dynam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 Structures,2001,38(10-13):1889-1902. [17] 李飞,凌云,陈欢,等.一种电阻触摸屏坐标定位方法[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2):7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