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易树平,郭伏.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贾乾.MOD法在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1(1):106-109. [3] 李颖.PCB生产线平衡改善研究[J].大众科技,2014(10):86-88. [4] 高广章.达宝易软件在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14(3):123-126. [5] 叶晓素,蔡勇.基于人因工程的生产线平衡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9(9):42-43,158. [6] QIN Xingmin,JIN Ye.A Heuristic Method for Two-sided Assembly Line Balancing Problem[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2005,10(1):61-65. [7] 陈勇,汤科峰,林飞龙,等.企业CD段流水线瓶颈分析与平衡改善[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1):112-115. [8] 侯蕊,尹红,胡小星.基于仿真技术的电容屏生产线平衡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9):22-25. [9] 刘宗宁,孙先普.“一个流”U型生产线的平衡分析与改善[J].研究与开发,2013(2):90-93. [10] 侯琳娜,王海燕,贾伟伟.液晶显示器外壳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J].工业工程,2011(4):124-128,144. [11] 刘海江,李晓倩.基于模特法的卧式钢卷包装生产线平衡改善[J].包装工程,2014(1):96-100. [12] 高广章,孙建华.动作分析在生产线平衡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7):204-206. [13] 宋黎明,张茉莉.Cell化生产线对生产率提高的案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8(3):111-115,124. [14] 郭伏.模特法在生产线能力平整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1-33. [15] 郑夏,程永康.基于动作分析的汽车发动机流水线作业过程与优化[J].机械与电子,2012(3):173-174. [16] 郭伏,钱省三.人因工程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