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舒标,刘文松,杜方孟,等.轨道车辆弯扭杆整杆刚度分析及计算[J]. 铁道机车车辆,2017,37(1):47-49. [2] 李志魁,吴晓涛.考虑衬套影响的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 汽车技术,2016(4):13-16,21. [3] 段华东.城轨转向架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和强度分析[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0,33(2):41-44. [4] 卢杰.抗侧滚扭杆参数化设计与疲劳寿命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5] 杜方孟,霍艳霞,汤腾,等.地铁车辆用新型整体式抗侧滚折弯型扭杆装置研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9):142-144. [6] 李鹏,郭鹏飞,李富强,等.某型城轨车辆用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研制[J]. 机车车辆工艺,2017(3):7-9. [7] 刘文松.CRH380A抗侧滚扭杆系统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8] 崔志国,邹敏佳,刘文松,等.CRH6型城际动车组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研制[J]. 机车电传动,2013(5):62-64,79. [9] 吕士勇,郭春杰,刘文松,等.可拆卸锥面配合型扭杆研制[J]. 机车电传动,2013(2):78-80,94. [10] 王晓莲,张学博.尺寸参数对横向稳定杆侧倾刚度的影响分析及验证[J]. 汽车零部件,2017(5):28-33. [11] 葛翘.车用横向稳定杆有限元分析及设计研究[D]. 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5. [12] 史华盛.高铁抗侧滚扭杆的抗疲劳特性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8. [13] 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等.材料力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14] 彭立群,林达文,王进,等.动车组抗侧滚扭杆试验设计与研究[J]. 铁道车辆,2020,58(2):13-15,44. [15] 赵双阳.抗侧滚扭杆轴用弹簧钢材料的性能研究[D]. 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