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涤尘,赵万华,卢秉恒.快速成型技术发展方向探讨[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0(3):8-10. [2] 张楠,李飞.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未来产品设计的影响[J].机械设计,2013(7):97-99. [3] 郭志飞,张虎.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15,43(5):148-151. [4] 陈中中,李涤尘,卢秉恒.用于人工骨制造的新型快速成型系统的开发及其工艺参数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3(3):91-93. [5] 贾振元,邹国林,郭东明,等.FDM工艺出丝模型及补偿方法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23(13):1997-2000. [6] 李小丽,马剑雄,李萍,等.3D打印技术及应用趋势[J].自动化仪表,2014,35(1):1-5. [7] 史玉升,张李超,白宇,等.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其软件实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45(2):197-203. [8] 荆慧.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成型精度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3,26(2):183-187. [9] PIA Taubert.Continuously-variable material properties in RepRap 3D printing[D].Bath:UNIVERSITY of BATH,2012. [10] JAMES Corbett.Reprap Colour Mixing Project [D].Bath:UNIVERSITY of BATH,2012. [11] 韩善灵,李志勇,肖宇,等.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机混色装置的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11):116-118. [12] 黄江.FDM快速成型过程熔体及喷头的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 [13] 赵萍,蒋华,周芝庭.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工艺的原理及过程[J].机械制造与研究,2003(5):17-19. [14] 坎宁安.计算机图形学[M].石教英,潘志庚,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5]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1629/41629.htm [16] 闫东升,曹志清,孔改荣.FDM工艺送丝驱动机构的摩擦驱动力分析[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3,30(3):71-73. |